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凯发官网址

 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凯发官网址
  • 欢迎光临湛江市卫生防疫信息网

市疾控中心开展近视防控宣传进校园活动

发布时间:2019-09-18 字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近视防控的宣传力度,提高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的意识和防控知识水平,2019年9月17日,湛江市疾控中心的医生们走进湛江市第十八小学开展近视防控主题宣传活动。湛江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曾海、湛江市教育局副局长袁新中、市疾控中心陈厚新副主任等领导到现场指导。

  在宣传活动现场,通过悬挂宣传横额,展出宣传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礼品和现场咨询等方式,医生们向学生大力宣传防控近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近视、近视形成的原因、近视的危害、如何避免近视的发生、得了近视应该怎么办等近视防控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近视防控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对近视防控的认识。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据了解,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即一半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快速增长。广东省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4%,6岁幼儿的近视率偏高,6岁至18岁组近视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中8至12岁组近视率增速最快;13至16岁近视率仍呈上升趋势,增速减慢;16岁以上近视率增长进入高位平台期。而湛江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也达52.34%。

  监测结果显示,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睡眠时间不达标,学生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普遍存在,这些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影响因素。

  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升学和择业造成一定限制,如高度近视还会增加致盲风险,容易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 

  专家表示,儿童青少年一旦发生近视,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是不能治愈的,最重要的是预防近视形成和发展。近视是可以预防的,发生近视后及早进行干预,近视的发展也是可以延缓甚至可以停止的。如果不进行干预,通常每年都会加深,一直要到成年后才能稳定。越小年龄发生近视,成年后近视的度数可能越深。因此,有了近视应当设法控制进展,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儿童青少年如果能养成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可以预防和减少近视的发生率。

  当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时,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应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并尽快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矫正,防止近视进一步加重。

  一旦发生近视,要定期检查和进行规范的视力矫正;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规范的、适宜的近视控制方案。若看到市面上任何宣称“康复” 、“恢复” 、“降低度数”、 “近视治愈” 等表述的产品,请不要相信。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出发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作出重要指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重中之重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近视?

  正常眼睛,远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近视眼,远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因此,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是模糊的。跟正常的眼睛比较,近视眼的眼球(眼轴)更长。其实,近视眼加深的本质很大部分就是眼轴不断变长。

  二、怎么会近视?

  近视形成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近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有近视的小孩发生近视的可能性更大些。对于学生近视的形成,环境因素起更重要的作用,其中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不卫生的用眼习惯、户外活动不足是近视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阅读、书写、看电视、玩游戏以及使用电子产品等是近距离用眼的主要形式。

  三、近视有哪些危害?

  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升学和择业造成一定限制,如高度近视还会增加致盲风险,

  四、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

  近视不能治愈,但可以预防。儿童青少年如果能养成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预防和减少近视的发生率。其主要做法包括:

  1、养成好的用眼习惯

  (1)读写姿势要正确:读写中做到“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一尺以上、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

  (2)间断用眼,劳逸结合:读写时间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

  (3)读写环境要适宜:在充足的光线下读写,读写使用的课桌椅应和自己的身高相匹配。

  2、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1)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2)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30~40分钟,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3)年龄越小的儿童,更应减少电子产品的时间。

  3、增加阳光或自然光条件下户外活动

  (1)每天保证累计2-3小时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的发生,也能控制近视的加深速度。

  (2)户外活动应在阳光或自然光下进行,室内或夜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对近视的预防没有帮助。

  五、筛查发现有近视怎么办?

  非睫状肌麻痹下(非散瞳条件下)的检查或近视筛查,结果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确诊,需要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检查(又叫散瞳验光)。这是因为儿童青少年的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很强,部分学生因长时间疲劳用眼,会出现调节紧张,而呈现出暂时的近视状态,又称假性近视。

  只有进行散瞳睫状肌麻痹,才能排除调节的干扰,客观准确地测量出眼睛的屈光度。本次筛查发现有近视,需要到医疗机构散瞳验光进行确诊,散瞳验光检查也是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档案、进行视力矫正和近视干预的基础。已确诊近视的学生,应当每年进行1-2次散瞳验光检查。

  六、儿童青少年发生了近视应该怎么办?

  儿童青少年一旦发生近视,如果不进行干预,通常每年都会加深,一直要到成年后才能稳定。越小年龄发生近视,成年后近视的度数可能越深。因此,有了近视应当设法控制进展,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如能积极进行近视控制,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展可以延缓甚至是停止,其正确做法包括:

  1、改变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

  (1)增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调查证实,每天户外活动累计达到3小时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近视。

  (2)尽可能的减少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

  (3)应劳逸结合、间断用眼,每读写40分钟左右,户外休息或远眺5-10分钟。

  2、定期检查和进行规范的视力矫正,选择规范的、适宜的近视控制方案

  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以及一些特殊设计的镜片和隐形眼镜等,经过临床研究证实,有一定延缓近视发展作用,可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使用。

  (科教信息科 柯艳珠)

 

 

 

 

网站地图